这次小编为你带来的是腐殖酸的种类和特性的介绍。因为腐殖酸的应用领域比较广泛,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也要慎重,更要对腐殖酸有有定的了解。目前常用作肥料的腐植酸分为褐煤腐植酸、风化煤腐植酸和泥炭(草地腐植酸)。
1、褐煤腐植酸是成煤过程第二阶段(成岩作用)的产物。在烟煤阶段之前,它一直不含腐殖酸。褐煤的腐殖酸含量一般为1-85%。褐煤外观为棕色,少数为黑色。根据深度可分为:
(1) 土状褐煤:煤化程度浅,含碳量低,腐殖酸含量高,一般在40%以上。
(2) 亮褐煤:深度煤化,含碳量高,腐殖酸含量低,一般为1-10%。
(3) 致密褐煤:介于(1)和(2)之间,一般腐殖酸含量可达30%左右。
2、风化煤腐植酸为露头煤,俗称贫煤。褐煤、烟煤和无烟煤通常接近或暴露于地表,是通过空气、阳光、雨雪、风沙、冰冻等的渗透和风化形成的。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变成风化煤腐殖酸。风化煤中腐殖酸含量波动较大,波动范围为5-80%。
3、泥炭(泥炭、泥炭等)腐殖酸
泥炭是煤形成的初始阶段,也称为泥炭。我国泥炭中腐殖酸的含量为20-40%。泥炭中的有机质由未溶解的植物废料和腐殖酸组成。我国泥炭中腐殖酸的含量为20-40%。
褐煤和风化煤是常见的原料。褐煤因其煤化程度浅,有机组分活性基团多,具有较强的吸附、络合(螯合)、氧化、还原、离子交换等功能,被原料行业公认为优质腐植酸原料。矿物来源腐植酸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:泥炭阶段、褐煤阶段、烟煤阶段和无烟煤阶段。在此过程中,腐植酸的原料净化主要经历三个阶段:泥炭阶段、褐煤阶段和风化煤阶段,其中腐植酸含量更高。从泥炭中提取的腐植酸称为原始腐植酸,从褐煤和风化煤中提取的腐植酸称为再生腐植酸。
根据腐植酸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和颜色,可分为三种成分:① 溶解在丙酮或乙醇中的部分称为棕色腐殖酸;② 不溶于丙酮的部分称为黑腐酸;③ 可溶于水或稀酸的部分称为黄腐酸。黑黄腐酸的分子量大于5000道尔顿,棕色黄腐酸的分子量为1000-5000道尔顿,黄色黄腐酸的分子量小于1000道尔顿。如果根据道尔顿质量单位确定,质量单位越低,其活性越高。黄腐酸:酸性强,与金属离子络合性好,在植物中迁移快,刺激性强;黑色腐植酸:在植物体内迁移和刺激缓慢,易吸附在植物表面,对促进根系生长有良好效果;棕色腐植酸:含有中等含量的氧活性基团,在植物中运输缓慢,在培养基中刺激。
好了,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。期待我们下期带来更丰富的内容。